【心远地自偏是什么意思】“心远地自偏”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中“心远地自偏”是诗中一句极具哲理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一、
“心远地自偏”字面意思是:只要内心远离世俗纷扰,即使身处闹市,也会感到宁静;反之,若心不静,即使身在幽静之地,也无法真正安逸。这句话强调了“心”的重要性,认为心灵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安宁之源。
从哲学角度来看,“心远地自偏”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返璞归真”的思想,也反映了儒家“修身养性”的理念。它告诉人们,外在环境并非决定幸福的关键,关键在于内心的状态。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陶渊明《饮酒·其五》 |
| 原文 | “心远地自偏” |
| 字面意思 | 心若远离尘世,所处之地自然显得幽静 |
| 深层含义 | 强调内心宁静的重要性,外在环境并非决定因素 |
| 哲学背景 | 道家“无为”思想、儒家“修身”理念 |
| 现代启示 | 提醒人们注重内心修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平静 |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面对压力、寻求内心平静的人群 |
三、结语
“心远地自偏”不仅是一句诗中的哲理表达,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学会“心远”,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在。无论是身处喧嚣还是幽静,只要内心平和,便能“地自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