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于一隅什么意思】“安于一隅”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只局限于某一小范围或某个地方,缺乏远大的志向和追求。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强调人过于保守、缺乏上进心。
一、成语解释
| 词语 | 解释 |
| 安于 | 满足于、习惯于 |
| 一隅 | 一个角落、一小块地方,引申为有限的范围或环境 |
整体含义:
指人满足于自己所处的狭小环境或现状,不思改变或进步,缺乏开拓精神。
二、出处与用法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虽未直接出现“安于一隅”,但类似思想在古代文献中多有体现。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愿走出舒适区、缺乏奋斗精神的人。 |
| 近义词 | 固步自封、坐井观天、墨守成规 |
| 反义词 | 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志在四方 |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批评懒惰者 | “他总是安于一隅,不愿尝试新事物,这样很难有大的发展。” |
| 教育语境 | “家长应鼓励孩子走出去,不要让他们安于一隅。” |
| 职场评价 | “公司希望员工能积极进取,而不是安于一隅。” |
四、总结
“安于一隅”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成语,强调人在面对变化时的保守与停滞。它提醒人们要不断突破自我,勇于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总是安于现状而不求进步,可能会错失很多机会。因此,我们应当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避免成为“安于一隅”的人。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拓展阅读,可参考《成语词典》或《现代汉语常用词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