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是《资治通鉴》中的一篇经典故事,讲述了东吴大帝孙权劝说部下吕蒙学习的历史佳话。在这篇文章中,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还衍生出了两个流传至今的成语,分别是“刮目相待”和“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意为去掉旧日的看法,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或人。这个成语源于文中鲁肃与吕蒙交谈后发出的感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意思是说,一个人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努力有所改变,就应该重新审视他的能力和价值。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对他人进步或变化的认可与尊重。
吴下阿蒙
“吴下阿蒙”指的是原本没有学问的人,后来通过学习变得有才识。这个成语中的“吴下”指代东吴地区,“阿蒙”则是吕蒙的小名。文中鲁肃最初对吕蒙的能力持怀疑态度,但后来发现吕蒙经过学习后变得博学多才,于是感慨地说:“吾谓吴下阿蒙,今日非复吴下阿蒙也!”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吕蒙的巨大转变。如今,“吴下阿蒙”被广泛用于形容那些从无知到有知、从平庸到优秀的转变过程。
这两个成语不仅记录了吕蒙的成长历程,也传递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起点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就能实现自我提升,赢得他人的敬重。这也正是这篇短文千百年来广受推崇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