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谁非倒屣迎的出处是哪里

2025-06-30 03:39:42

问题描述:

谁非倒屣迎的出处是哪里,在线等,求大佬翻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03:39:42

“谁非倒屣迎”这句话,听起来颇具古意,仿佛出自某位文人墨客的诗文之中。然而,实际上,“谁非倒屣迎”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诗句,而是由“倒屣迎”这一典故演变而来的说法。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看看“倒屣迎”到底源自何处,以及“谁非倒屣迎”又是如何被使用的。

首先,“倒屣迎”这个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中的记载。原文如下:

> “(王)朗少与孔融善,融每有客至,必先呼朗曰:‘此吾之子也。’及朗为司徒,融已卒,其子又以年幼,不复见礼。朗每叹曰:‘吾虽不才,然未尝忘古人之义也。’”

不过,这里并没有直接提到“倒屣迎”。真正与“倒屣迎”相关的典故,出现在《后汉书·王符传》中的一段记载:

> “(王符)少好学,有高才,乡里多敬之。时有贤士李元,闻其名,自远方来,欲见之。符闭门不纳,元曰:‘吾闻君子之交,贵在相知,岂可因门第而拒之?’符乃出迎,倒屣而行。”

这里的“倒屣而行”,指的是王符为了迎接贤士李元,急切之下甚至把鞋子都穿反了,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敬意。后来,“倒屣迎”便成为一种形容对贤者、贵客极为尊敬、热情接待的典故。

因此,“倒屣迎”出自《后汉书·王符传》,意思是“倒着鞋迎接”,象征着主人对客人的极度尊重与重视。

至于“谁非倒屣迎”这句话,虽然并非出自古代经典文献,但在现代语境中,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感慨:在现实生活中,又有谁不是以恭敬之心去迎接他人呢?它带有一种反思与感慨的意味,暗示人们在面对重要人物或贵客时,应当怀有谦卑与敬重之心。

当然,也有部分文章或网络内容将“谁非倒屣迎”误认为是一句古诗或者名言,但经过考证,并无确切出处。因此,我们更应将其视为对“倒屣迎”典故的一种引申与再创作。

总结来说,“倒屣迎”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而“谁非倒屣迎”则是现代人基于该典故进行的创造性表达,用以强调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与礼遇。无论是在历史还是现实中,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铭记与践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