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工之侨献琴翻译分享

2025-09-17 17:20:20

问题描述: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工之侨献琴翻译分享,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7 17:20:20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工之侨献琴翻译分享】《工之侨献琴》是明代文学家刘基(字伯温)所著的一篇寓言性质的短文,通过讲述一个匠人献琴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外在形式”与“内在价值”之间认知偏差的现象。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常被用于语文教学和古文学习中。

一、

故事讲的是工匠工之侨制作了一把琴,他认为这把琴非常精美,于是将其献给朝廷。然而,朝廷中的官员却因为琴的外表不够华丽而轻视它,甚至认为它是假货。后来,工之侨将琴重新修饰,使其外观更加华美,结果才被认可。这篇文章讽刺了当时社会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现象,也表达了作者对真正人才被埋没的惋惜。

二、文言文与白话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 白话翻译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工之侨得到一块优质的桐木,把它做成琴,装上琴弦后弹奏,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
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他认为这是天下的珍品,于是献给了太常寺。
使工为之,曰:“非古也。”于是弗善也。 官员们让工匠鉴定,说:“这不是古代的乐器。”于是不再重视它。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夫!世之好伪者众矣,而莫能知吾琴也!” 工之侨听说后感叹道:“可悲啊!世上喜欢虚伪的人太多了,却没有一个人能了解我的琴!”
于是,他将琴重新装饰,使其更显华美。 于是,他将琴重新装饰,使其更显华美。
献之,太常以为异,遂以进于朝廷。 然后再次献上,太常寺认为这把琴不同寻常,于是进献给朝廷。
朝廷嘉之,赐之金帛,曰:“此乃古之良琴也。” 朝廷赞赏它,赏赐金银布帛,并说:“这才是古代的良琴啊。”

三、文章寓意总结

《工之侨献琴》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 重形式轻本质:文中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事物的评价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忽视了内在的价值。

- 真才实学难遇知音:工之侨虽有才华,却因外在表现不足而被忽视,直到伪装后才被认可。

- 讽刺现实现象:文章借古讽今,批评了现实中唯利是图、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四、结语

《工之侨献琴》虽篇幅短小,但寓意深远,值得我们在阅读和教学中深入思考。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与社会的某些真实面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