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荒而逃的意思】“落荒而逃”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遭遇失败、危险或不利情况时,仓皇逃跑的情景。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战败、失败或逃避责任等场景时非常贴切。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落荒 | 指在荒野中,没有依靠、没有退路的状态 |
而逃 | 表示迅速逃离 |
整体含义:
“落荒而逃”指的是人在无路可走、形势不利的情况下,慌乱地逃窜,通常带有狼狈、失败的意味。
二、成语来源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西渡河,追击章邯,败之于雍丘,斩其将李由,遂围章邯于城阳。章邯使人求救于秦,秦不许。于是章邯乃引兵东走,欲与诸侯合,而诸侯皆叛之,遂落荒而逃。”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战败、失败、受挫后的逃跑行为,也可形容人面对压力或困境时的逃避心理 |
近义词 | 仓皇败退、溃不成军、望风而逃 |
反义词 | 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坚守阵地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战争或冲突 | “敌军大败,纷纷落荒而逃。” |
商业竞争 | “公司经营不善,最终落荒而逃,退出市场。” |
日常生活 | “他被老师批评后,落荒而逃,不敢面对。” |
四、成语寓意与启示
“落荒而逃”虽然描述的是失败和逃避的行为,但也可以作为警示,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勇敢面对,而不是一味逃避。真正的强者,是在失败后仍能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落荒而逃 |
含义 | 在无路可走、形势不利时仓皇逃跑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用法 | 描述战败、失败或逃避行为 |
寓意 | 提醒人们要勇于面对困难,避免盲目逃避 |
通过了解“落荒而逃”的含义和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也能在实际生活中更准确地运用它,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