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名词解释】“中流砥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在艰难险阻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源自古代黄河的地理特征,比喻在关键时刻能够支撑大局、稳定局势的重要力量。
一、
“中流砥柱”原意是指位于黄河中游的砥柱山,是古代黄河中的一块巨石,被水流冲击却屹立不倒。后引申为比喻在困难或危机中起到中坚作用的人或组织。这个词常用于赞扬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担当重任的人物或机构。
该成语多用于褒义,强调其坚韧不拔、坚定可靠的特点。常见于政治、历史、军事等领域,也常用于评价企业、团队或个人在危机中的表现。
二、表格形式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中流砥柱 |
| 出处 | 《水经注》:“砥柱,山名,在河中。” |
| 原意 | 黄河中的一块巨石,被水流冲刷却始终不倒。 |
| 引申义 | 比喻在困难或危急时刻起关键作用的人或组织。 |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坚强、可靠、有担当的力量。 |
| 使用领域 | 政治、历史、军事、企业、团队等场合。 |
| 近义词 | 中坚力量、支柱、脊梁 |
| 反义词 | 软弱无力、摇摆不定、无能为力 |
| 典型例子 | 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的领导人;在企业困境中带领团队走出低谷的高管。 |
三、结语
“中流砥柱”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担当。无论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