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恸哭流涕的典故和含义

2025-11-14 03:49:39

问题描述:

恸哭流涕的典故和含义,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4 03:49:39

恸哭流涕的典故和含义】“恸哭流涕”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极度悲伤、悲痛欲绝的状态。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下面将从典故来源、含义解析以及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典故来源

“恸哭流涕”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其言也,痛心疾首,恸哭流涕。”这句话描述的是王符对当时社会黑暗现象的深切忧虑与强烈不满,他因忧国忧民而悲痛万分,甚至泪流满面。

在古代文学中,“恸哭流涕”多用于描写人物面对重大变故或深沉情感时的反应,如亲人去世、国家危难等情境。它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悲伤情绪,也体现了对人情、家国的深切关怀。

二、含义解析

词语 含义
悲痛、哀伤
哭泣
流涕 泪水直流

整体来看,“恸哭流涕”意为因极度悲伤而痛哭流泪,形容情感极为强烈,往往带有强烈的道德或情感责任感。

三、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1. 文学作品:用于刻画人物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

2. 历史事件:描述历史人物对国家兴亡、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3. 日常表达:在口语或书面语中,形容某人因伤心过度而大哭不止。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词语
近义词 痛不欲生、泪如雨下、悲痛欲绝
反义词 喜笑颜开、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五、总结

“恸哭流涕”不仅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承载了古人对命运、家国、人性的深刻思考。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其情感力量依然强大,能够唤起人们对生命、责任与情感的共鸣。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恸哭流涕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
含义 极度悲伤而痛哭流泪
使用场景 文学、历史、日常表达
近义词 痛不欲生、泪如雨下
反义词 喜笑颜开、无动于衷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恸哭流涕”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情感价值,值得我们在学习与使用中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