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是什么意思】“瓮”是一个汉语汉字,字形为“瓮”,读音为wèng。在现代汉语中,“瓮”通常指一种大肚小口的陶制容器,常用于储存液体或食物,如酒、水等。在古代,“瓮”也常被用来形容盛酒的器皿,有时还具有象征意义。
以下是对“瓮”字的详细解释和用法总结:
一、基本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汉字 | 瓮 |
| 拼音 | wèng |
| 部首 | 石 |
| 笔画 | 18画 |
| 词性 | 名词 |
| 基本含义 | 一种陶制的容器,多用于储藏液体或食物 |
二、引申与文化含义
1. 实用功能
- “瓮”是一种传统的储物容器,常见于古代农村或家庭中,用于存放酒、水、粮食等。
- 因其容量较大,常用于酿酒、储水等用途。
2. 文学与诗词中的使用
- 在古诗文中,“瓮”常作为意象出现,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这里“杜康”是酒神,而“瓮”则常与酒联系在一起。
3. 成语与俗语
- “瓮中之鳖”:比喻被困在狭小空间内无法逃脱的人或事物。
- “瓮里捉鳖”:同样表示轻易捕获敌人或解决问题。
三、现代用法
- 在现代汉语中,“瓮”已较少作为日常用语使用,但在一些地区方言或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到。
- 有时也用于地名或品牌名称,如“瓮安”、“瓮中酒”等。
四、总结
“瓮”是一种古老的陶制容器,主要用于储藏液体或食物。它不仅具有实际用途,在文学、历史和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发展,虽然“瓮”已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它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结语
“瓮”虽是一个简单的汉字,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