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1部纪传体史书】《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采用纪传体形式编写的史书,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这部著作不仅在史学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而且在文学、思想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奠定了中国正史编纂的基本模式,成为后世史书的典范。
一、
《史记》共130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大部分,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其最大的特点是“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通过记录不同历史人物的事迹来展现历史发展脉络。这种写法打破了以往按时间顺序记载历史的传统,使历史更加生动、具体。
此外,《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文学作品。司马迁以其精湛的笔墨,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二、表格:《史记》简要介绍
| 项目 | 内容 |
| 书名 | 《史记》 |
| 作者 | 司马迁(西汉) |
| 成书时间 | 约公元前91年 |
| 体例 | 纪传体 |
| 结构 | 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 |
| 总篇数 | 130篇 |
| 记载范围 | 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87年) |
| 特点 | 以人物为中心,叙事生动,语言优美,兼具史学与文学价值 |
| 影响 | 开创纪传体史书先河,成为后世“二十四史”之首,影响深远 |
三、结语
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古代文化、思想和文学的重要窗口。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史记》仍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