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唇枪舌剑解释及出处介绍

2025-11-21 21:55:00

问题描述:

唇枪舌剑解释及出处介绍,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1 21:55:00

唇枪舌剑解释及出处介绍】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唇枪舌剑”是一个常用成语,用来形容言辞激烈、辩论时口才出众、气势逼人。这个成语不仅生动形象,还富有文化底蕴,常用于描述辩论、演讲或争辩中的精彩表现。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唇枪舌剑
拼音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释义 形容言辞犀利、辩论激烈,如同用嘴作武器,舌如剑锋,比喻能言善辩、言辞激烈。
近义词 能言善辩、口若悬河、舌战群儒
反义词 哈哈一笑、沉默寡言、无言以对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在辩论、演讲或争论中表现得非常有说服力和攻击性。

二、成语出处

“唇枪舌剑”最早见于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该书描写的是北宋时期一群英雄好汉反抗官府的故事,语言生动,人物鲜明。

出处原文:

> “那两个军汉,正与那两个衙役,正在那里唇枪舌剑,各不相让。”

这句话描绘的是两个军汉与两个衙役之间因公务而发生争执,双方言辞激烈,互不退让,形象地展现了“唇枪舌剑”的本意。

三、成语用法示例

例句 说明
他在辩论赛中唇枪舌剑,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表现其辩论技巧高超,言辞犀利。
两人在会议上唇枪舌剑,气氛十分紧张。 描述两人激烈争论的情景。
他虽不善言辞,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唇枪舌剑,令人刮目相看。 强调其临场发挥的能力。

四、总结

“唇枪舌剑”是一个具有强烈画面感的成语,常用于描述激烈的辩论或言辞交锋。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力量,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口才的重视。通过了解其出处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