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盱眙县原文及翻译】唐代诗人韦承庆在《夕次盱眙县》一诗中,描绘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人生漂泊、仕途无常的感慨。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诗中的佳作之一。
一、
《夕次盱眙县》是唐代诗人韦承庆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夜晚停宿于盱眙县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晚风拂面来,寒露湿衣裳。 | 晚风吹来,寒露打湿了衣裳。 |
| 旅舍灯初上,孤城夜未央。 | 旅舍里的灯刚刚亮起,孤城的夜晚尚未结束。 |
| 江流东去远,山色暮苍苍。 | 江水向东流去,山色在暮色中显得苍茫。 |
| 欲问归期近,愁心寄远方。 | 想要询问归期是否临近,忧愁的心只能寄托在远方。 |
三、作品赏析
《夕次盱眙县》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夜旅居的画面。首句“晚风拂面来,寒露湿衣裳”,以细腻的笔触写出旅途的艰辛与寒冷;第二句“旅舍灯初上,孤城夜未央”,点明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孤独、静谧的氛围;第三句“江流东去远,山色暮苍苍”,借景抒情,表达出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一句“欲问归期近,愁心寄远方”,直抒胸臆,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忧思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文人面对人生漂泊时的普遍心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现实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诗的历史背景或相关人物,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