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兴善寺简介】西安大兴善寺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作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密宗”祖庭,大兴善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象征。
以下是对西安大兴善寺的基本介绍和相关信息的总结:
一、
西安大兴善寺始建于隋代,原名“禅定寺”,后于唐代更名为“大兴善寺”。该寺是唐代密宗(即“唐密”)的发源地,由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等人在此传法,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兴善寺在历史上多次修缮与重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如今,大兴善寺不仅是佛教信众朝拜的地方,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寺内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佛像、经卷、壁画等,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同时,大兴善寺还承担着弘扬佛法、开展宗教教育、文化交流等社会功能。
二、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西安大兴善寺 |
| 地理位置 |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 |
| 建立时间 | 隋代(约公元581年) |
| 原名 | 禅定寺 |
| 更名时间 | 唐代 |
| 更名原因 | 与密宗发展相关 |
| 宗教地位 | 密宗(唐密)祖庭 |
| 代表人物 | 善无畏、金刚智等印度高僧 |
| 历史意义 | 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 |
| 建筑风格 | 明清时期建筑风格为主 |
| 文物遗产 | 佛像、经卷、壁画等 |
| 当前功能 | 宗教活动、文化展示、旅游景点 |
| 旅游价值 | 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相结合 |
如需进一步了解大兴善寺的历史、文化或参观信息,可查阅相关地方志或联系当地文化部门获取详细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