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桌上课竟然……”这句话,像是一道谜题,让人忍不住想知道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是我初中生活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回忆之一。
我的同桌叫小林,是个看起来很普通但又特别的人。他成绩中等,性格内向,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上课也总是低着头,一副“我在认真听”的样子。但有一次,他却让我彻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那天的数学课,老师讲的是几何证明题。题目看起来不算难,但要一步步推导出来还是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我正专心听着,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一阵轻微的“咔哒”声。我转头一看,发现小林居然在偷偷用手机打游戏!
我当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心想:“这人怎么这么大胆?老师就在前面,他居然敢在课堂上玩手机!”但更让我没想到的是,他并没有被老师发现,反而在下课后还若无其事地把手机收起来,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小林家境并不好,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一个人住在爷爷奶奶家。他每天放学后还要去补习班,晚上回家还要做家务,几乎没有时间好好学习。他玩手机,其实是在放松自己,缓解压力。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不能只凭表面去判断一个人。也许他看起来调皮捣蛋,但背后可能有我们不了解的辛酸与坚持。
从那以后,我和小林的关系变得更好了。我不再觉得他“奇怪”,反而开始理解他、支持他。有时候,他会主动问我一些数学题,我也愿意帮他解答。虽然我们不是最好的朋友,但至少,我们成为了彼此成长路上的一个小小助力。
“我同桌上课竟然……”这句话,或许在别人眼里只是一个简单的感叹,但对我来说,它代表了一段难忘的经历,也让我学会了更多的包容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