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全诗】《关关雎鸠》是《诗经·周南》中的一篇著名诗歌,也是中国最早的爱情诗之一。全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男女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被誉为“风之始也”,是《诗经》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
原文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通过“关关雎鸠”的鸣叫声起兴,引出对“窈窕淑女”的赞美与追求。诗中“君子好逑”表达了男子对理想女性的向往,而“寤寐求之”则展现了他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节奏和谐,既有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从文学角度来看,《关关雎鸠》不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婚姻、伦理和情感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先民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诗中的“雎鸠”是一种水鸟,古人认为它们雌雄相依,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这种意象在后世的诗词中也被广泛引用。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多用叠词和重复句式,增强了音乐性和节奏感,使人在诵读时感受到一种悠扬婉转的情感流动。这种艺术手法也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如今,《关关雎鸠》依然被广泛传颂,不仅是文学爱好者心中的经典,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真诚与纯粹的情感,依然是最珍贵的财富。
总之,《关关雎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字本身,更在于其所承载的人性之美与情感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