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的全文解释是什么】一、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是东晋时期关于一位名叫徐孺子(即徐稚)的少年在月夜中玩耍时,与人对话的一则小故事。该文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反映了古人对孩童聪慧和天真性格的欣赏。
故事讲述的是徐孺子九岁时,在一个月明之夜与他人一同玩耍。有人问他:“月亮里有东西吗?”他回答说:“没有。”又有人问:“那么,月亮为什么像镜子一样明亮呢?”他答道:“因为月亮本身是亮的。”这个回答显示了他观察细致、思维敏捷的特点,也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智慧与纯真。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世说新语·言语》 |
作者 | 刘义庆(南朝宋) |
原文 |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问曰:“月中有物乎?”答曰:“无。”复问:“何以故?”曰:“月光自照耳。” |
译文 | 徐孺子九岁的时候,在月光下玩耍。有人问他:“月亮里有什么东西吗?”他回答说:“没有。”又问:“那为什么月亮会发光呢?”他回答:“因为月亮自己就会发光。” |
人物 | 徐孺子(徐稚),东汉末年名士,以清高著称 |
主题 | 展现孩童的聪明才智与天真烂漫 |
寓意 | 表达对儿童敏锐观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赞赏 |
语言风格 | 简洁生动,富有哲理 |
文化背景 | 古代文人重视童蒙教育与人格修养 |
三、结语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虽短小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儿童的智慧,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人性本真的尊重。通过这样的故事,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情趣,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