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作者简介】《十万个为什么》是一部在中国广为流传的科普读物,自1960年首次出版以来,已成为中国青少年科学启蒙的重要书籍之一。该书以“为什么”为题,解答了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科学问题,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
《十万个为什么》并非由单一作者完成,而是由多位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和科普作家共同参与编撰的集体成果。不同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的团队编写,因此作者阵容也有所变化。以下是对几代《十万个为什么》主要编者和作者的简要介绍:
一、
《十万个为什么》最初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编写,第一版于1960年问世。其最初的编委会成员包括多位知名科学家和教育家,如叶至善、周建人、苏步青等。此后,随着时代发展,该书不断修订再版,每一版都由不同的专家团队负责。
在后续版本中,如2000年版、2013年版等,编者队伍更加庞大,涵盖了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些作者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擅长将复杂的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群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专业性强,多为各学科的权威;二是注重科普性,善于将知识转化为大众语言;三是注重实用性,回答的问题贴近生活。
二、作者简介表
版本年份 | 主要编者/作者 | 身份背景 | 主要贡献 |
1960年版 | 叶至善、周建人、苏步青等 | 科学界与教育界知名人士 | 首次系统整理科学问题,奠定基础 |
1980年版 |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专业科普机构 | 内容更新,增加新科学知识 |
2000年版 | 多位院士及科研人员 | 各学科专家 | 内容全面,涵盖现代科技 |
2013年版 | 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及高校教授 | 高校与科研单位 | 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增强互动性 |
当前版本(2024) | 广泛征集专家意见 | 多领域学者 | 适应新时代需求,强化科普传播 |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群不仅是科学界的精英,更是科普事业的推动者。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