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是池中物是什么意思】“岂是池中物”是一句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目前处于平凡或低微的境地,但其才华和潜力非凡,绝非普通人。这句话源于刘备与曹操在煮酒论英雄时的对话,意指像龙一样的人物,怎么可能甘心久居于池中?比喻有大志、有才能的人不会久居人下。
一、
“岂是池中物”出自《三国演义》,原意是指龙不会长久地待在池子里,比喻有远大抱负和才华的人不会甘于平庸。这句话常用于赞美那些看似普通却实则不凡的人物,强调他们未来可能成就非凡。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表达中,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和激励作用。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出处 | 《三国演义》(具体为“煮酒论英雄”章节) |
| 原文 | “龙能大能小,能幽能明,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故非池中之物。” |
| 含义 | 比喻有才能、有抱负的人不会久居人下,终将有所作为。 |
|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日常表达、赞美他人、激励自己等。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有潜力、有实力但尚未展露的人或事物。 |
| 语义延伸 | 强调“低调不代表无能”,鼓励人们不要轻视表面平凡之人。 |
| 相关成语 | 鹤立鸡群、藏龙卧虎、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
三、结语
“岂是池中物”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它提醒我们,不要以貌取人,也不要低估任何看似不起眼的人或事。真正有实力的人,终将在合适的时机展现自己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