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而好学不耻下问】“勤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是孔子对弟子子贡的评价。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应具备的两种重要品质:勤奋努力、乐于学习,以及谦虚谨慎、不以向他人请教为耻。这两点相辅相成,是成就学问与品德的重要基础。
一、
“勤而好学”指的是不断努力学习,不因困难而退缩;“不耻下问”则是指在求知过程中,即使面对比自己地位低或知识少的人,也不感到羞愧,敢于提问。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古代学者,也适用于现代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勤而好学
- 强调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 鼓励克服惰性,主动探索新知识
- 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2. 不耻下问
- 摒弃骄傲自满的心态
- 尊重他人的知识与经验
- 提高个人能力与视野
两者结合,可以让人在不断积累中成长,避免固步自封,提升自我修养与社会适应力。
二、表格对比分析
| 项目 | 内容说明 | 实际应用 |
| 勤而好学 | 主动学习,坚持不懈,不怕困难 | 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
| 不耻下问 | 虚心请教,不因身份或知识差异而拒绝提问 | 在团队合作中积极沟通,向同事请教问题,避免因不懂装懂而犯错 |
| 相互关系 | “勤”是基础,“问”是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 仅有勤奋而无请教,可能陷入盲目;仅有请教而无勤奋,则难以深入理解 |
| 现代意义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持续学习与开放心态尤为重要 | 通过在线课程、书籍、交流等方式获取知识,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提升自己 |
三、结语
“勤而好学,不耻下问”不仅是古人治学的态度,更是现代人立身行事的准则。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来源于不断的学习与不断的交流。只有保持谦逊之心,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前行,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贡献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