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范围叫做公海】“公海”是一个国际法术语,指的是不属于任何国家主权管辖的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公海是国家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外的海域。在这些海域中,所有国家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时也必须遵守相关的国际法规。
一、公海的定义
公海是指位于沿海国领海、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之外的海域,不归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在公海上,所有国家都有权自由航行、飞越、捕鱼、进行科学研究等,前提是不得违反国际法和相关国际条约。
二、公海的法律地位
1. 非领土化:公海不是任何国家的领土,因此不能被任何国家主张主权。
2. 普遍适用性:所有国家在公海上享有平等权利和自由。
3. 共同利益:公海资源属于全人类,应由各国共同管理和保护。
三、公海与邻近海域的关系
| 海域类型 | 定义 | 范围 | 法律地位 |
| 领海 | 沿海国主权延伸至海岸线外12海里 | 0-12海里 | 国家主权范围 |
| 专属经济区 | 沿海国拥有自然资源开发权的海域 | 12-200海里 | 国家专属权利 |
| 大陆架 | 沿海国对海底资源拥有主权权利的区域 | 一般不超过200海里,可扩展至350海里 | 国家主权权利 |
| 公海 | 不属于任何国家主权的海域 | 200海里以外 | 所有国家共同使用 |
四、公海的使用原则
1. 自由航行:所有国家的船舶可以在公海上自由航行,不受其他国家限制。
2. 自由捕鱼:各国可在公海进行渔业活动,但需遵守国际渔业管理规则。
3. 科研自由:各国可以开展海洋科学研究,但需事先通知有关国家。
4. 禁止非法行为:如海盗、非法捕捞、污染等行为均受国际法约束。
五、公海的管理与保护
尽管公海不属于任何国家,但其资源和环境仍需受到国际社会的共同保护。许多国际组织和条约,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都在致力于规范公海的使用和保护。
总结
“公海”是指超出国家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范围的海域,属于国际法中的公共领域。它为全球各国提供了平等的使用权利,同时也要求各国在使用过程中遵循国际规则,共同维护海洋生态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