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见血封喉树】见血封喉树,学名 Antiaris toxicaria,是夹竹桃科(Apocynaceae)的一种有毒植物,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及中国南部地区。因其树液接触人体血液后会迅速凝固,故得名“见血封喉”。这种树木在民间常被视为危险植物,甚至有“毒树”之称。
一、
见血封喉树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乔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树皮、树液、果实等部位均含有剧毒成分,尤其是树液,一旦接触到伤口或血液,会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其毒性极强,该树在一些地区被用作制作毒箭的原料,也被称为“毒箭木”。
尽管如此,见血封喉树在某些文化中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必须经过严格处理,否则极易引发中毒事件。因此,在野外遇到此类树木时应保持警惕,避免直接接触。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见血封喉树、毒箭木 |
| 学名 | Antiaris toxicaria |
| 科属 | 夹竹桃科(Apocynaceae) |
| 分布区域 | 东南亚、南亚、中国南方(如云南、广西、广东等) |
| 毒性 | 极强,树液含多种毒素,如强心苷类物质 |
| 作用机制 | 树液接触血液后迅速凝固,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 |
| 常见用途 | 传统毒箭材料,部分地区用于药用(需专业处理) |
| 危险提示 | 避免直接接触树液,尤其不能接触伤口或眼睛 |
| 文化意义 | 在部分地区被视为“毒树”,也有传说故事 |
三、注意事项
- 见血封喉树的毒性非常强,即使少量接触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 不建议自行采集或食用其任何部分。
- 若误触树液,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总之,见血封喉树虽有其独特的生态价值,但因其强烈的毒性,人们应对其保持高度警惕,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