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仙游观原文及译文】《同题仙游观》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的一首诗,属于“同题”类诗歌,即在相同题目下进行创作的诗作。这首诗描绘了仙游观的景色与作者的情感寄托,语言清幽,意境深远。
一、原文
> 同题仙游观
> 道宫何处寻?古木自成林。
> 烟霞凝碧色,松竹带寒音。
> 花落空庭静,鸟鸣深涧深。
> 岂无尘世念?心远地自沉。
二、译文
> 同题仙游观
> 道观究竟在哪里寻找?古老的树木自然形成了树林。
> 烟云和霞光凝结成青绿色,松树和竹子带着寒冷的声音。
> 花瓣飘落在空荡的庭院中,寂静无声;鸟儿在深深的山涧中鸣叫。
> 难道我没有尘世的思念吗?只是心若远离,身处之地也自然沉静。
三、总结与分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游观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诗中运用了大量自然意象,如“古木”、“烟霞”、“松竹”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同时,末句“心远地自沉”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
四、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同题仙游观 |
| 作者 | 韦应物(唐代) |
| 体裁 | 五言律诗 |
| 创作背景 | 可能为游览或怀念仙游观时所作,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对尘世喧嚣的疏离,体现隐逸情怀 |
| 意象运用 | 古木、烟霞、松竹、花落、鸟鸣等自然景物,营造幽静氛围 |
| 语言风格 | 清新淡雅,意境深远 |
| 名句 | “岂无尘世念?心远地自沉。” |
|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情景交融,富有哲理意味 |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心灵和谐统一的追求,也反映出唐代文人普遍存在的隐逸情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