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保密规定】为加强文件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和单位内部信息的安全,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现制定本《文件保密规定》。该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及内部敏感信息的文件资料,涵盖文件的制作、传递、保管、使用、销毁等各个环节。
一、文件分类与保密等级
根据文件内容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文件分为以下几类:
| 文件类别 | 说明 | 保密等级 |
| 国家秘密 | 涉及国家安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信息 | 绝密、机密、秘密 |
| 工作秘密 | 单位内部管理、业务操作中不宜公开的信息 | 一般工作秘密 |
| 内部资料 | 仅限于单位内部人员知悉的信息 | 内部资料 |
二、文件制作与审批流程
1. 制作前审批:涉及保密内容的文件须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并报分管领导批准。
2. 标注密级:所有涉密文件必须在首页或显著位置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3. 编号管理:涉密文件应统一编号,便于追踪和管理。
三、文件传递与交接
1. 传递方式:涉密文件原则上不得通过普通邮寄、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递,应采用专用保密渠道或专人递送。
2. 交接登记:文件传递时必须进行登记,明确接收人、传递时间、文件名称等信息。
3. 权限控制: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方可接触和传递涉密文件。
四、文件保管与使用
1. 存放环境:涉密文件应存放在符合安全标准的文件柜或保密室中,避免无关人员接触。
2. 借阅制度:借阅涉密文件需填写申请表,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借阅。
3. 使用范围:文件使用仅限于指定人员,严禁私自复制、拍照或外传。
五、文件销毁与归档
1. 销毁要求:不再使用的涉密文件应按规定程序销毁,禁止随意丢弃或出售。
2. 归档管理:非涉密文件应及时归档,确保资料完整、可追溯。
3. 监督机制:定期对文件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责任与处罚
1. 责任落实:各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文件保密工作负总责。
2. 违规处理:对违反文件保密规定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责。
结语:
文件保密是维护信息安全和组织稳定的重要保障。各单位应高度重视,严格落实本规定,切实增强保密意识,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