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班固的简介】班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汉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对后世的历史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对班固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信息。
一、
班固(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是东汉时期的重要历史学者和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班彪是著名学者,曾撰写《后传》以续《史记》。班固继承父志,历时二十余年完成《汉书》,成为继司马迁《史记》之后最重要的史学著作之一。
《汉书》共100篇,分为本纪、表、志、列传四部分,记载了西汉从高祖刘邦到王莽新朝灭亡共230年的历史。与《史记》不同,《汉书》采用断代体例,更注重制度、礼乐、风俗等社会层面的记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班固不仅在史学上有卓越成就,在文学上也有一定造诣,擅长辞赋,作品如《两都赋》被后人推崇。然而,他在政治上因卷入窦宪的权力斗争而遭贬,最终死于狱中。
二、班固简介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班固 |
| 字 | 孟坚 |
| 出生时间 | 公元32年 |
| 去世时间 | 公元92年 |
| 籍贯 | 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 |
| 家庭背景 | 父亲为班彪,学者;兄弟班超、班昭均为文史学者 |
| 主要成就 | 编撰《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
| 代表作品 | 《汉书》、《两都赋》 |
| 历史地位 | 东汉重要史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
| 政治经历 | 曾参与窦宪北伐,后因牵连被贬,卒于狱中 |
| 文学风格 | 辞藻华丽,结构严谨,注重史实与文采结合 |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班固的生平、成就及其在中国历史与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