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喜雨亭记原文

2025-11-25 22:57:53

问题描述:

喜雨亭记原文,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5 22:57:53

喜雨亭记原文】《喜雨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收录于《东坡七集》中。文章以“喜雨”为题,通过描写一场久旱之后的甘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恩泽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一、文章总结

《喜雨亭记》以一次久旱逢雨为背景,描绘了人们在干旱后得到雨水的喜悦之情,并借景抒情,表达出作者对天时、人情、政事的深刻思考。文中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文如其人”的风格。

二、内容概要表格

项目 内容
题目 喜雨亭记
作者 苏轼(北宋)
体裁 散文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京城连年大旱,百姓生活困苦。
主要内容 描写久旱之后喜逢甘雨,表现人民的喜悦与感激;借雨抒情,表达对民生的关注与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借物抒怀、语言质朴自然
思想内涵 表达对天时、人情的感悟,体现儒家仁政思想和人文关怀
艺术特色 用词简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三、原文节选(部分)

>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始至之日,岁比不登,民多流离。既而贤士大夫,皆有忧色。予曰:‘无伤也!’遂筑亭于堂之北,名之曰‘喜雨’。”

这段文字讲述了苏轼到任后,看到百姓因旱灾而困苦,他虽感到忧虑,但仍以乐观态度面对,并修建“喜雨亭”,以示对天赐甘霖的欣喜与感恩。

四、总结

《喜雨亭记》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的文章,更是一篇蕴含深厚情感与哲理的散文。它通过“喜雨”这一自然现象,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章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是苏轼散文中的代表之作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