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以待是什么意思】“翘首以待”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件事情的期待和盼望。它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伸长脖子、抬头望向远方的样子,象征着一种急切、热切的期待情绪。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 翘首以待 | 抬起头来等待,形容非常期待、盼望某事发生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君之有天下也,犹天之有四时,民之有父母也。故曰:‘翘首以待,若饥渴之望饮食。’”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对未来的期待 |
二、成语结构解析
- 翘首:抬起头,形容高度关注或期待。
- 以待:用来等待,表示目的。
整体意思是:高高地抬起头来等待,比喻非常渴望、期盼某事的到来。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重大事件前 | “大家翘首以待新产品的发布。” |
| 节日或庆典前 | “孩子们翘首以待春节的到来。” |
| 情感期待 | “她翘首以待他从远方归来。”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期盼、盼望、期待、翘首企盼 |
| 反义词 | 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冷眼旁观 |
五、注意事项
- “翘首以待”多用于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语境中,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恰当,避免在轻松或随意的对话中使用。
- 该成语强调的是“期待”的情感色彩,而非单纯的“等待”。
六、总结
“翘首以待”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未来的强烈期待和盼望。它不仅传达了人们对某事的关注,还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在写作或正式表达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