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求过秦论重点句式

2025-10-29 17:53:47

问题描述:

求过秦论重点句式,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17:53:47

求过秦论重点句式】《过秦论》是西汉贾谊所作的一篇著名政论文,文章以秦朝的兴衰为背景,分析了秦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旨在警示后人。其中,文章语言凝练、句式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过秦论》中的重点句式,本文将从文言文常见的句式类型出发,结合原文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重点句式总结

1. 判断句

判断句用于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或性质,常以“也”“者……也”等结构表示。

原文句子 句式特点 释义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也”表判断 仁义没有施行,导致攻守形势发生了变化。
此天下之大本也。 “也”表判断 这是天下的根本。

2. 被动句

被动句表示动作的承受者,常见于文言文中,常用“为……所……”或“见……于……”等结构。

原文句子 句式特点 释义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为……所……” 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为什么呢?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即“呵问”,表示被盘查 精锐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谁敢拦住他们?

3.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通常出现在疑问句或否定句中。

原文句子 句式特点 释义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宾语“之”省略 仁义没有施行,攻守的形势就不同了。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为“影”的通假字,宾语前置 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像影子一样跟随。

4.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即把状语放在动词之后。

原文句子 句式特点 释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于”引出地点状语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轻松地夺取了西河以外的土地。
余威震于殊俗。 “于”引出范围状语 他的威势震慑了边远地区。

5. 固定结构句

固定结构句是文言文中较为固定的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修辞效果。

原文句子 句式特点 释义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且夫”表递进 再说,天下并不弱小。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何异于……”表比较 这与刺伤人然后杀死他有什么不同?

二、结语

《过秦论》作为一篇经典的政治散文,其句式多样、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文言文的表达特色。掌握这些重点句式,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还能提升文言文阅读与写作的能力。通过上述总结与表格对比,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过秦论》中的句式特点,进一步领略古文的魅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