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不以臣卑鄙】一、
“先帝不以臣卑鄙”这句话出自《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向刘禅陈述自己忠心和责任时所写的一句重要语句。这句话的含义是:“先帝(刘备)并没有因为我的出身低微或地位卑贱而轻视我。”它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了自己与刘备的相遇过程,强调了自己虽出身寒门,但因刘备的信任而得以施展才华。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谦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选拔的一种重视——即使出身卑微,只要有才能,也能得到重用。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
- 刘备识人善任,不拘一格;
- 诸葛亮感恩图报,忠心耿耿;
- 在古代政治中,个人品德与能力往往比出身更重要。
二、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出师表》 |
| 作者 | 诸葛亮 |
| 语句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 含义 | 先帝没有因为我的身份低微而轻视我 |
| 背景 | 诸葛亮在北伐前向刘禅上书,表达忠诚与决心 |
| 情感 | 表达对刘备的感激与忠诚 |
| 社会意义 | 反映古代用人不拘一格、重视才能的价值观 |
| 人物形象 | 诸葛亮谦虚有礼,感恩图报;刘备知人善任,重情重义 |
| 文学价值 | 语言庄重,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三、结语
“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仅是诸葛亮对刘备的感激之言,更是古代政治文化中“唯才是举”理念的体现。这句话穿越千年,至今仍能引发人们对忠诚、感恩与识人之道的思考。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智慧,理解尊重人才、知恩图报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