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第二回讲什么】《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正史,记述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虽然《三国志》本身并无“回”之分,但后世根据其内容发展出多种演义版本,如《三国演义》便是明代罗贯中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其中将全书分为若干“回”,便于阅读和传播。
在《三国演义》中,“第二回”主要讲述的是董卓进京、乱政开始,以及曹操与袁绍等势力之间的初步交锋。以下是该回的主要
一、主要
第二回的标题为《王司徒巧说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这一回围绕董卓进入洛阳、掌控朝政展开,同时引入了吕布、貂蝉等重要人物,为后续的权谋斗争埋下伏笔。
1. 董卓入京:董卓因何进征召而率兵入京,趁机控制朝廷,废少帝,立献帝,掌握实权。
2. 王允设连环计:司徒王允设计让董卓义子吕布与董卓宠爱的妾室貂蝉产生感情,从而引发吕布对董卓的不满。
3. 凤仪亭事件:吕布与貂蝉在凤仪亭私会,被董卓撞破,导致吕布心生怨恨,为日后刺杀董卓埋下种子。
4. 曹操反董卓:曹操不满董卓专权,假借诏书名义,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董卓,但未成功,最终逃亡。
二、关键人物简介
| 人物 | 身份/角色 | 主要情节 |
| 董卓 | 河西军阀,后进京掌权 | 控制朝廷,残暴专权 |
| 王允 | 司徒,忠于汉室 | 设连环计离间董卓与吕布 |
| 吕布 | 董卓义子,勇猛善战 | 因貂蝉与董卓产生矛盾 |
| 貂蝉 | 美人,王允养女 | 成为连环计的关键人物 |
| 曹操 | 东汉末年将领 | 反对董卓,号召讨伐 |
三、历史背景简述
董卓进京是东汉末年权力更迭的重要转折点。他以武力胁迫朝廷,废立皇帝,造成朝政混乱。此回不仅展现了董卓的专横,也揭示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宦官与权臣的不满。同时,曹操的形象也在这一回中初现端倪,表现出其刚烈与不畏强权的性格。
四、总结
《三国演义》第二回通过董卓进京、连环计、凤仪亭事件等情节,为后续的群雄割据与权力斗争奠定了基础。它不仅是人物关系的铺垫,也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典范之作。通过这一回,读者可以感受到东汉末年的动荡局势以及英雄人物的复杂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