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是什么

2025-11-06 23:09:12

问题描述: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是什么,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6 23:09:12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是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个著名典故,出自《史记·大禹本纪》。这个故事讲述了大禹治水期间,为了治理洪水、造福百姓,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表现了他公而忘私、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一、典故总结

项目 内容
典故名称 三过家门而不入
出处 《史记·大禹本纪》
主角 大禹
故事背景 大禹为治理洪水,长期在外奔波
关键情节 三次路过家门口,但因公务在身,未进家门
精神内涵 公而忘私、以民为重、无私奉献
后世影响 成为中华文化中“敬业”与“奉献”的象征

二、详细内容

大禹是上古时期的一位伟大领袖,他继承父亲鲧的治水事业,但不同于父亲采用“堵”的方式,大禹采取了“疏”的方法,即疏导河流,使洪水得以顺利排泄。这一过程极其艰难,耗时多年。

在这段时间里,大禹几乎常年在外,足迹遍布各地。有一次,他经过自己家乡,听到家中传来孩子的哭声,那是他的儿子启在哭泣。他的妻子和母亲也在家中等待他。然而,大禹深知治水任务紧迫,不能因私事耽误国事,于是强忍思念,继续前行。

据记载,大禹曾三次经过家门,但都因为工作繁忙或责任重大,没有进去。这种精神感动了后人,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象征。

三、现实意义

“三过家门而不入”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责任时,能够以大局为重,勇于担当。

无论是科研人员、医生、教师,还是普通劳动者,都能从这个故事中汲取力量,学会在个人利益与集体责任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结语

“三过家门而不入”不仅是对大禹个人品德的赞美,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也要心怀天下,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