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长物在王恭从会稽还的意思】一、
“身无长物在王恭从会稽还”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篇,讲述的是东晋名士王恭的故事。原文是:“王恭从会稽还,王大自扬州往看之。王大问曰:‘卿何以空手来?’答曰:‘我亦无长物。’”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即王忱)从扬州来看他,问:“你为什么空着手回来?”王恭回答:“我也没什么多余的财物。”
这段话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简朴、清贫,没有多余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一贫如洗”。但其中也隐含着一种高洁的品格,即不贪图物质,安于清贫。
“身无长物”这一成语,后来也广泛用于形容人生活简朴、没有多余财产,有时也带有一种谦逊或自嘲的意味。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 |
| 故事背景 | 王恭从会稽返回,王大来访,见其空手而问 |
| 原文 | “卿何以空手来?”“我亦无长物。” |
| 含义 | 形容生活简朴,没有多余财物 |
| 成语 | 身无长物 |
| 引申意义 | 清贫、淡泊名利、安于简朴生活 |
| 文化影响 | 常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中,体现儒家思想中的节俭与品德 |
三、结语
“身无长物在王恭从会稽还”的故事虽短,却蕴含深意。它不仅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当时对清廉、简朴人格的推崇。在现代社会,“身无长物”虽不再仅指物质上的匮乏,更多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心的修养与节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