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氓注音原文及翻译】《卫风·氓》是《诗经》中的一篇叙事诗,出自《国风·卫风》,讲述了一位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全过程,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无奈与悲惨命运。以下为《卫风·氓》的注音原文及翻译,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
一、原文及注音
| 原文 | 注音 | 译文 |
|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 méng zhī chī chī, bào bù mào sī. | 那个男子笑嘻嘻,拿着布匹来换丝。 |
|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 fěi lái mào sī, lái jí wǒ móu. | 不是真正来换丝,而是来和我商量婚事。 |
|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 sòng zǐ shè qí, zhì yú dùn qiū. | 送你渡过淇水,到了顿丘。 |
|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fěi wǒ qiān qī, zǐ wú liáng méi. | 不是我拖延婚期,是你没有好的媒人。 |
|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jiāng zǐ wú nù, qiū yǐ wéi qī. | 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作为婚期。 |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 chéng bǐ guǐ yuán, yǐ wàng fù guān. | 登上那破旧的墙,远远望着复关。 |
|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 bù jiàn fù guān, qì tì lián lián. | 看不到复关的身影,眼泪不断流淌。 |
|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 jì jiàn fù guān, zǎi xiào zǎi yán. | 看到复关的人,又笑又说话。 |
|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 ěr bǔ ěr shì, tǐ wú jiù yán. | 你占卜又问卦,都没有不吉利的话。 |
|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 yǐ ěr chē lái, yǐ wǒ huì qiān. | 你用车来接我,我带着财物搬家。 |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sāng zhī wèi luò, qí yè wò ruò. | 桑叶还没有凋落,叶子茂盛美丽。 |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 yú jiē jiū xī, wú shí sāng shèn! | 可叹斑鸠啊,不要吃桑葚! |
|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 yú jiē nǚ xī, wú yǔ shì dān! | 可叹女子啊,不要沉溺于爱情! |
| 士之耽兮,犹可脱也; | shì zhī dān xī, yóu kě tuō yě; | 男子沉溺于爱情,还可以摆脱; |
| 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 nǚ zhī dān xī, bù kě tuō yě. | 女子沉溺于爱情,却难以自拔。 |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sāng zhī luò yǐ, qí huáng ér yǔn. | 桑叶已经凋落,变黄而坠落。 |
| 薇之落矣,其黄而陨。 | wēi zhī luò yǐ, qí huáng ér yǔn. | (注:此处“薇”应为“桑”,可能是版本差异) |
|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 zì wǒ cú ěr, sān suì shí pín. | 从我嫁给你以后,三年过着贫穷的生活。 |
|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qí zé yǒu àn, xí zé yǒu pàn. | 淇水有岸边,低湿之地也有边界。 |
|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zǒng jiǎo zhī yàn, yán xiào yàn yàn. | 年少时的欢聚,说说笑笑非常快乐。 |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xìn shì dàn dàn, bù sī qí fǎn. | 诚恳的誓言,没想到会背叛。 |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fǎn shì bù sī, yì yǐ yān zāi! | 回忆过去的事,也只能罢了! |
二、总结
《卫风·氓》是一首具有强烈叙事性的诗,通过女子的口吻讲述了自己从恋爱、成婚到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与对婚姻不幸的哀怨。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如“桑叶沃若”象征爱情的美好,“桑叶陨落”象征爱情的消逝,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此外,诗中还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在婚姻中的弱势地位,以及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诗中女子虽曾满怀希望地走入婚姻,但最终却被抛弃,反映出当时女性缺乏自主权和保障的现实。
三、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诗篇名称 | 卫风·氓 |
| 出处 | 《诗经·国风·卫风》 |
| 作者 | 无名氏(相传为民间创作) |
| 主题 | 婚姻悲剧、女性命运 |
| 风格 | 叙事性、抒情性 |
| 语言特点 | 朴素自然,多用比兴 |
| 人物形象 | 女子从爱恋到被弃的心理变化 |
| 思想内涵 | 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表达女性的痛苦与无奈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卫风·氓》的历史背景、语言风格及思想内涵,有助于更好地欣赏这首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