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六律指的是什么】“五音六律”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常用于描述音乐的基本要素和音阶体系。它不仅涉及音乐的构成,还与古代礼乐制度、文化哲学密切相关。以下是对“五音六律”的详细总结。
一、五音
“五音”指的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个基本音阶,也称为“五声”。它们分别是:
| 音名 | 对应汉字 | 读音 | 现代音高 |
| 宫 | 宫 | gōng | C |
| 商 | 商 | shāng | D |
| 角 | 角 | jiǎo | E |
| 征 | 征 | zhǐ | F |
| 羽 | 羽 | yǔ | G |
这五个音构成了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征、羽),是古代音乐的基础。在古琴、古筝等传统乐器中广泛应用,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二、六律
“六律”指的是古代用来调音的六个标准音高,又称“六律六吕”,合称“十二律”。其中“六律”为阳律,“六吕”为阴律,共同构成十二个律吕音阶。
| 律名 | 对应汉字 | 读音 | 现代音高 |
| 黄钟 | 黄钟 | huáng zhōng | C |
| 大吕 | 大吕 | dà lǚ | C |
| 太簇 | 太簇 | tài cù | D |
| 夹钟 | 夹钟 | jiā zhōng | D |
| 姑洗 | 姑洗 | gū xǐ | E |
| 中吕 | 中吕 | zhōng lǚ | F |
“六律”主要用于调整音律,确保音乐的和谐与统一。古人通过“三分损益法”来计算各律之间的音高关系,形成完整的音阶体系。
三、五音六律的关系
“五音”是旋律的构成基础,而“六律”则是调音的标准工具。两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核心内容。
- 五音:强调旋律的进行与情感表达;
- 六律:强调音高的准确与和谐。
在古代,音乐不仅是艺术表现形式,更是礼仪、道德、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五音六律”不仅关乎音乐本身,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四、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五音 | 宫、商、角、征、羽,五声音阶 |
| 六律 |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六种标准音高 |
| 含义 | 古代音乐理论的核心,体现音律与音乐文化的结合 |
| 应用 | 用于古琴、礼乐制度、音乐教育等 |
| 文化意义 | 体现古代对和谐、秩序与道德的追求 |
综上所述,“五音六律”不仅是一套音乐理论,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中国古代对音乐、伦理和宇宙秩序的理解。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与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