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指什么地方】“绥远”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理名称,主要出现在中国近代史中。它曾是内蒙古地区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为了更清晰地了解“绥远”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
一、绥远的基本概念
绥远是旧时中国的一个省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地区。其名称源于“绥靖远方”,意为安抚边疆、稳定边地。绥远在历史上曾多次作为行政区划存在,尤其在民国时期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地位。
二、绥远的地理位置
绥远地处华北与西北交界处,东邻河北省,南接山西省,西连宁夏回族自治区,北与蒙古国接壤。该地区地势多为高原和山地,气候干燥,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绥远的历史沿革
| 时间 | 历史阶段 | 简要说明 |
| 清代 | 隶属归化城副都统 | 绥远为清朝边疆重镇,设将军驻守 |
| 民国初年 | 设绥远省 | 1912年设立绥远省,省会为归绥(今呼和浩特) |
| 抗战时期 | 成为抗日根据地 | 八路军曾在绥远一带开展游击战争 |
| 1954年 | 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 绥远省建制撤销,与察哈尔省合并为内蒙古自治区 |
四、绥远的文化与经济特点
绥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汉族、蒙古族、回族等共同生活。这里既有草原文化,也有农耕文明的痕迹。历史上,绥远是连接中原与北方的重要通道,商旅往来频繁,商贸活动较为活跃。
五、绥远的现代发展
如今,绥远地区已并入内蒙古自治区,成为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的一部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该地区的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经济也逐步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六、总结
绥远作为一个历史地名,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它不仅是内蒙古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通过了解绥远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以及文化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地区在中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绥远 |
| 地理位置 |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东邻河北,南接山西,西连宁夏,北接蒙古国 |
| 历史时期 | 清代至1954年 |
| 省会 | 归绥(今呼和浩特) |
| 行政归属 | 1954年后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
| 文化特色 | 多民族共存,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 |
| 现代发展 | 属于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
如需进一步了解绥远的历史或文化,可查阅相关地方志或历史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