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蕃愿扫除天下原文及注释】《陈蕃愿扫除天下》是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中的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东汉名士陈蕃年轻时志向远大、不拘小节的轶事。该故事体现了陈蕃刚正不阿、胸怀天下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的理想与追求。
一、原文
> 陈蕃年十五,尝闲居,其父友薛勤来问之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曰:“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蕃默然。
二、译文
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有一次独自在家。他的父亲的朋友薛勤来看他,问他:“小孩子为什么不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呢?”陈蕃回答说:“大丈夫生活在世上,应当清扫天下,怎么会在意一间屋子呢?”薛勤说:“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清扫天下呢?”陈蕃听了沉默不语。
三、
此段文字通过陈蕃与薛勤的对话,展现了陈蕃少年时期志向高远、不屑琐事的性格特点。他虽有“扫除天下”的宏愿,但薛勤的话也提醒了他:理想与现实之间需要脚踏实地。这则故事寓意深刻,既赞扬了陈蕃的抱负,也点出了实现理想的基础在于日常小事的积累。
四、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文章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作者 | 不详(传统记载) |
故事背景 | 东汉时期,陈蕃年少时 |
主要人物 | 陈蕃、薛勤 |
核心思想 | 志向远大与脚踏实地的关系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了,富有哲理 |
教育意义 | 鼓励树立远大理想,同时注重实践基础 |
体现性格 | 陈蕃:志向高远;薛勤:务实稳重 |
五、结语
“陈蕃愿扫除天下”这一典故,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赞美,更是对人生价值观的一种思考。它告诉我们,理想固然重要,但实现理想的路径同样不可忽视。正如古人所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从点滴做起,方能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