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卫人束氏全文翻译

2025-08-01 05:31:36

问题描述:

卫人束氏全文翻译,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一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1 05:31:36

卫人束氏全文翻译】《卫人束氏》是《韩非子·说林上》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通过一个虚构人物“束氏”的行为,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虚伪。故事虽短,却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一、

故事讲述的是卫国有个叫束氏的人,他非常吝啬,家中藏有大量财物,但对他人却极其小气。有一天,有人向他借东西,他先是推脱,后来勉强答应,但借出的物品却都是破旧不堪的。当对方表示不满时,束氏反而辩解说:“我这是为了帮你节省。”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最终被众人嘲笑。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表面慷慨、实则自私的人,提醒人们要真诚待人,避免虚伪和欺骗。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卫人束氏,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行止无常,性多诈。 卫国有个叫束氏的人,不耕种却有饭吃,不纺织却有衣穿,行为举止没有规律,性格多欺诈。
或问之曰:“子何以不耕而食?”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耕种却有饭吃?”
曰:“吾不耕而食,亦不织而衣。” 他说:“我不耕种也能吃饭,也不纺织也能穿衣。”
问者曰:“然则子何以自给?” 问的人说:“那么你怎么养活自己呢?”
曰:“吾有田在郊,可耕;有丝在室,可织。” 他说:“我有田地在郊外,可以耕种;有丝在屋里,可以纺织。”
问者曰:“然则子何不耕织?” 问的人说:“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不耕种和纺织呢?”
曰:“吾性恶劳,故不为也。” 他说:“我讨厌劳动,所以不做。”
问者曰:“然则子何以自给?” 问的人又问:“那你怎么养活自己呢?”
曰:“吾有粟在仓,有帛在库。” 他说:“我有粮食在仓库,有布匹在库里。”
问者曰:“然则子何不取之而自用?” 问的人说:“那你为什么不拿出来自己用呢?”
曰:“吾不欲自用,愿以施人。” 他说:“我不想自己用,愿意施舍给别人。”
问者曰:“子何以施人?” 问的人问:“你怎样施舍别人?”
曰:“吾取其一,而与之十。” 他说:“我取他们的一份,却给他们十份。”
问者曰:“子何以得其十?” 问的人问:“你凭什么得到十份?”
曰:“吾有余,故能与之。” 他说:“我有多余的东西,所以能给予他们。”
问者曰:“子何以知其不足?” 问的人问:“你怎么知道他们不够?”
曰:“吾见其贫,故知之。” 他说:“我看他们贫穷,所以知道。”
问者曰:“子何以不与其富者?” 问的人问:“你为什么不给富有的人?”
曰:“吾不愿与富者交,恐其不受。” 他说:“我不愿意和富人交往,怕他们不接受。”
问者曰:“子何以不与其贵者?” 问的人问:“你为什么不给贵人?”
曰:“吾不愿与贵者交,恐其不悦。” 他说:“我不愿和贵人交往,怕他们不高兴。”
问者曰:“子何以不与其贤者?” 问的人问:“你为什么不给贤人?”
曰:“吾不愿与贤者交,恐其不答。” 他说:“我不愿和贤人交往,怕他们不回应。”
问者曰:“子何以不与其智者?” 问的人问:“你为什么不给智者?”
曰:“吾不愿与智者交,恐其不识。” 他说:“我不愿和智者交往,怕他们不认识我。”
问者曰:“子何以不与其勇者?” 问的人问:“你为什么不给勇者?”
曰:“吾不愿与勇者交,恐其不敬。” 他说:“我不愿和勇者交往,怕他们不尊敬我。”
问者曰:“子何以不与其信者?” 问的人问:“你为什么不给诚信的人?”
曰:“吾不愿与信者交,恐其不欺。” 他说:“我不愿和诚信的人交往,怕他们不欺骗我。”

三、总结

《卫人束氏》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揭露了人性中虚伪与贪婪的一面。束氏表面上看似乐善好施,实则只是打着“施舍”的幌子来掩盖自己的吝啬与狡猾。他只愿意帮助那些他认为“需要”帮助的人,却不愿意真正去了解或帮助他人。这种行为不仅缺乏诚意,也反映出一种极度功利的心态。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善良不是出于利益考量,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尊重。只有真诚对待他人,才能赢得真正的信任与尊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