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愎自用什么意思】“刚愎自用”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不听劝告、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即使别人提出合理的建议或批评,也不愿意改变。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用于批评那些性格固执、缺乏灵活性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刚愎 | 刚强固执,不听劝告 |
自用 | 自以为是,不愿听取他人意见 |
整体含义: 形容人固执己见,不接受他人意见,做事专断。
二、来源与出处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无日不讨于军旅,其大夫亦无日不教战,故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是以楚虽小国,其民甚有礼,其士甚有义,其将甚有智,其君甚有仁。然则楚之败也,非天命也,乃其君刚愎自用,不能纳谏,而至于此。” |
意思 | 原指楚国的君主因固执己见而失败,后引申为形容人的性格特点 |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批评他人 | 他总是刚愎自用,从不听别人的意见,导致团队效率低下。 |
自我反思 | 我意识到自己有时候太刚愎自用,忽略了别人的建议。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的人物因为刚愎自用而最终失败。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固执己见、我行我素、独断专行 |
反义词 | 虚心接受、从善如流、谦虚谨慎 |
五、注意事项
- 语气问题:该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
- 适用对象:通常用于评价他人,尤其是领导、长辈或有决策权的人。
- 避免误用:不要在夸奖或中性语境中使用,以免引起误解。
六、总结
“刚愎自用”是一个典型的贬义成语,强调一个人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的性格特征。它来源于古代历史典故,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沟通和合作精神的人。在日常交流中,应根据语境合理使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