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举派是什么意思】一、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教派之一,创立于11世纪,由玛尔巴译师从印度高僧那洛巴处继承佛法,并传至米拉日巴,后由冈波巴进一步发展。该派以口传心授的修行方式著称,强调密法修持与禅修实践,尤其重视“大手印”法门。其名称“噶举”在藏语中意为“语传”,象征着佛法通过师徒之间的口耳相传而传承。噶举派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分支众多,如达波噶举、香巴噶举等,其中达波噶举后来又衍生出多个支派,如塔尔寺所属的格鲁派虽非直接源自噶举,但历史上有密切联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噶举派 | |
藏文名称 | བོད་ཀྱི་གསུར་མེད་པའི་བོད་པོ་བཟོ་བཞིན་ལོག་པ།(Gelugpa) | 注:此处为误写,正确应为“噶举”藏文为“བོད་ཀྱི་གསུར་མེད་པའི་བོད་པོ་བཟོ་བཞིན་ལོག་པ།”或更简称为“གསུར་མེད་པ” |
创立时间 | 11世纪 | |
创始人 | 玛尔巴译师(1012–1097) | |
主要传承人 | 米拉日巴、冈波巴 | |
核心教义 | 强调口传心授、密法修持、禅修与“大手印”法门 | |
修行方式 | 密宗修持、静坐冥想、师徒传承 | |
经典依据 | 主要依据《金刚乘》、《大手印》等密续 | |
代表寺院 | 桑浦寺、楚布寺、直贡替寺等 | |
主要分支 | 达波噶举、香巴噶举、止贡噶举、塔尔寺(部分属格鲁派) | |
历史地位 | 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一,影响深远 | |
名称含义 | “噶”指“语”,“举”指“传”,合为“语传”,即佛法通过师徒口耳相传 |
三、补充说明
噶举派虽在藏传佛教中属于较早形成的教派之一,但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被格鲁派等其他教派所超越。然而,其对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修行方法和文化传承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噶举派在汉地也有一定的传播,尤其是在近代,一些高僧大德如白玉多吉仁波切等曾到汉地弘法,推动了该派在汉文化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