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写作背景】《泊船瓜洲》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该诗虽短小精悍,但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历来被广泛传诵。了解其写作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作的情感内涵。
一、诗歌简介
《泊船瓜洲》全诗如下:
> 京口瓜洲一水间,
> 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停泊在瓜洲时所见的景色,并借景抒情,表达出他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二、写作背景总结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临川,江西临川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文学家,曾主持“熙宁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政坛人物之一。他一生仕途起伏,多次因变法受阻而被迫退隐。
《泊船瓜洲》写于他第二次罢相之后,当时他已年近花甲,远离京城,回到江宁(今南京)居住。公元1075年,他奉诏复职,前往京师途中,停泊在镇江的瓜洲渡口,触景生情,写下此诗。
三、写作背景详细分析
项目 | 内容 |
时间 | 公元1075年(北宋熙宁八年) |
地点 | 江苏镇江瓜洲渡口 |
作者 | 王安石 |
身份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两度为相 |
事件 | 从江宁赴京复职途中 |
情感基调 | 思念故乡、渴望归隐 |
诗中意象 | 一水之间、钟山、春风、明月 |
主题 | 对故乡的眷恋与人生感慨 |
四、历史评价与影响
《泊船瓜洲》虽为一首小诗,但因其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尤其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成为千古名句,常被后人引用。此句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也暗含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叹。
五、结语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反映了王安石晚年的心境。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最终选择退隐江宁,过起了相对宁静的生活。然而,他对故乡的思念从未消减,这种情感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沉情感与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