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无措是什么意思】“手足无措”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或紧张、慌乱时,不知如何是好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极度紧张或惊慌时,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一种混乱、不知所措的状态。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手足无措 |
拼音 | shǒu zú wú cuò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人之困穷,莫不有之,而手足无措者,其势也。” |
释义 | 形容人因惊慌或紧张而不知如何是好,行动失常。 |
近义词 | 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不知所措 |
反义词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临危不惧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在紧急或意外情况下的反应 |
例句 |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手足无措,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
二、成语使用场景
“手足无措”多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1. 突发事件:如突然遇到危险、事故等。
2. 情绪失控:在面对压力、恐惧或惊讶时。
3. 应对不当:在无法迅速做出判断或决定时。
三、常见误区
- 误用为“手脚无措”:正确写法是“手足无措”,不是“手脚无措”。
- 误解为“动作缓慢”:实际上,“手足无措”强调的是心理上的慌乱,而不是动作的迟缓。
- 过度使用:该成语适用于特定情境,不能随意用于日常对话中。
四、总结
“手足无措”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用于表达人在紧张、惊慌时的心理状态。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或口语中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情境。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误用和滥用,以保持语言的准确性与自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