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肉复生的意思】“髀肉复生”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原意是指刘备在荆州时,因长期不骑马,大腿上的肌肉又重新长出来,形容人久居安逸、缺乏锻炼,导致身体变得虚弱。后引申为人在长时间的安逸生活中,失去了原有的能力或斗志,也常用来比喻人重新振作、恢复活力。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髀肉复生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
原意 | 刘备因久居安逸,大腿肌肉再生,形容身体虚弱 |
引申义 | 人失去能力或斗志;或重新振作 |
使用场景 | 形容人安逸太久、缺乏进取心;或鼓励人重新努力 |
二、成语解析
“髀肉复生”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中,讲述的是刘备在荆州寄居时,由于长期不骑马,大腿上的肌肉逐渐萎缩,后来因为重新骑马,肌肉又重新生长起来。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安逸环境中,就会失去原有的能力和精神状态,而一旦重新投入奋斗,便能恢复活力。
在现代使用中,“髀肉复生”既可以用于批评一个人过于安逸、缺乏上进心,也可以用来鼓励人走出舒适区,重新找回自我。
三、使用示例
1. 批评型用法:
“他自从升职后,就整天无所事事,简直是髀肉复生,毫无进取心。”
2. 鼓励型用法:
“虽然你最近有些懈怠,但只要重新振作,一定能髀肉复生,再创佳绩。”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髀肉复生”的关系 |
虚位以待 | 空着位置等待合适的人 | 无直接关联 |
安于现状 | 满足于目前的状态 | 与“髀肉复生”有相似含义 |
重振旗鼓 | 重新振作、恢复力量 | 与“髀肉复生”有相近的激励意义 |
五、总结
“髀肉复生”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它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安逸的生活,否则容易丧失斗志和能力。同时,它也象征着一种觉醒与重生,鼓励人们在适当的时候重新出发,找回曾经的激情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