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为加强和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单位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审计署于2023年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该规定明确了内部审计的职责、权限、工作流程及监督机制,旨在推动各单位依法依规开展内部审计,防范风险,提升治理水平。
一、主要
项目 | 内容概要 |
发布单位 | 审计署 |
发布日期 | 2023年 |
适用范围 |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其他组织的内部审计工作 |
核心目标 | 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升审计质量,防范风险,保障单位健康发展 |
主要职责 | 对本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等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 |
工作原则 | 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保密性 |
权限范围 | 要求提供资料、查阅相关文件、询问相关人员、提出整改建议等 |
监督机制 | 上级审计部门对下级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 |
责任追究 | 对不履行或不当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行为,依法依规追责 |
二、重点条款解析
1.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各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配备专职审计人员,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2. 审计计划制定
内部审计机构应结合单位年度工作重点,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并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3. 审计程序规范
审计工作应按照立项、准备、实施、报告、整改等环节有序推进,确保程序合法合规。
4. 审计结果运用
审计结果应作为单位改进管理、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的重要依据,同时应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提出整改建议。
5. 审计人员素质要求
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应专业资格和业务能力,保持职业操守,不得参与可能影响独立性的活动。
三、实施意义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进入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阶段。通过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强化监督,有助于提升各单位的风险防控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形成“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整改”的闭环管理体系。
同时,该规定也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引,增强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语:
内部审计是单位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随着《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实施,各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规定,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和实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