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火树银花不夜天全诗译文火树银花不夜天原文是什么

2025-10-04 21:54:28

问题描述:

火树银花不夜天全诗译文火树银花不夜天原文是什么,求路过的大神指点,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4 21:54:28

火树银花不夜天全诗译文火树银花不夜天原文是什么】“火树银花不夜天”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常用于形容节日夜晚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景象。这句话最早出自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原句为“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后来在现代语境中,“火树银花不夜天”被广泛引用,成为描述元宵节或春节等传统节日夜景的经典表达。

一、原文与译文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原句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现代引申句 火树银花不夜天
字面意思 火树:指灯火如树;银花:指灯光如花;不夜天:形容夜晚如同白昼般明亮
整体意境 描绘元宵节夜晚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的盛况
现代常用场景 节日庆典、城市夜景、文艺作品描写等

二、原文解析与背景介绍

苏味道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这首《正月十五夜》描绘了元宵节的繁华景象。诗中“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生动地表现了当时长安城元宵夜的壮观场面——街道上灯火璀璨,仿佛树木燃烧,繁花绽放,而桥梁上的铁锁也被打开,人们可以自由通行,欢庆佳节。

“火树银花”原本是形容灯彩绚丽的景象,后被引申为对节日夜晚的赞美和颂扬。“不夜天”则强调夜晚的明亮与热闹,与“灯火通明”、“夜色如昼”等词语意义相近。

三、现代语境下的使用

在当代,“火树银花不夜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常见于:

- 节日宣传(如元宵节、春节)

- 旅游推广(如灯会、夜市)

- 文学作品(诗词、散文、小说中描写节日氛围)

- 影视作品(如历史剧、动画片中展示传统节日)

四、总结

“火树银花不夜天”虽非出自同一首诗,但其源自唐代诗歌的意境,已深深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它不仅是对节日夜晚美景的描绘,更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喜庆、祥和的向往。

核心信息 说明
出处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原句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引申句 火树银花不夜天
意义 形容节日夜晚灯火辉煌、热闹非凡
应用 文学、影视、节庆宣传等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火树银花不夜天”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节日文化的象征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