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高采烈意思解释】“兴高采烈”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人情绪高涨、非常高兴的样子。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遇到喜事、取得成功或参与愉快活动时的兴奋状态。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情感。
一、
“兴高采烈”出自古代文学作品,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生,非为己也;志在济世,心存天下。故能兴高采烈,不辞劳苦。”意思是说,有志之人因心怀天下而精神振奋,情绪高昂。
该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在高兴、激动时的表现,如庆祝、胜利、聚会等场合。它强调的是情绪的外在表现,而非内心感受的深度。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正式或严肃场合过度使用。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兴高采烈 |
拼音 | xīng gāo cǎi liè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基本含义 | 形容情绪高涨、非常高兴的样子 |
使用场景 | 庆祝、胜利、聚会、开心事件等场合 |
近义词 | 兴奋不已、喜气洋洋、欢天喜地 |
反义词 | 垂头丧气、闷闷不乐、无精打采 |
用法结构 | 多作谓语、定语,也可作状语 |
例句 | 他得知自己考上大学后,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 |
注意事项 | 避免在正式或严肃场合使用,以免显得不够庄重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兴高采烈”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帮助我们在写作和口语中更加得体地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