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一毛不拔的典故说的是谁

2025-10-17 22:44:27

问题描述:

一毛不拔的典故说的是谁,快急死了,求给个正确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7 22:44:27

一毛不拔的典故说的是谁】“一毛不拔”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形容一个人非常吝啬,连一根毛都不愿意拔出来。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源自古代人物的言行。

一、典故来源

“一毛不拔”最早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故事讲的是西汉时期的官员朱买臣,他虽然才华横溢,但生活非常节俭,甚至到了吝啬的地步。传说他在做官后,有人问他:“你如今富贵了,为何还如此小气?”他回答说:“我宁可一毛不拔,也不愿浪费一分。”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一毛不拔”最初是用来形容公孙弘,他是西汉时期的丞相,以节俭著称。他平时吃穿都很简朴,甚至用草绳绑鞋子,被人称为“一毛不拔”。

尽管具体出处存在争议,但“一毛不拔”在后世被广泛用来形容人极度吝啬。

二、总结与对比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一毛不拔
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或《汉书·公孙弘传》
原意 形容极度吝啬,不愿付出任何东西
比喻意义 用于讽刺或形容人非常小气、不愿意花钱或分享
相关人物 朱买臣、公孙弘(有争议)
使用场景 描述某人过于节约、不愿投资或帮助他人

三、延伸理解

虽然“一毛不拔”常带有贬义,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自律或节俭的表现。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适度的节俭是值得提倡的,而过度的吝啬则可能影响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

因此,成语“一毛不拔”不仅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人们对金钱、资源和人际交往的态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的典故,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