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出自谁的作品】“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这句话出自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理论著作《文心雕龙》。该书由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这句话在书中体现了刘勰关于文学创作与自然、情感之间关系的重要观点。
一、
《文心雕龙》是南朝时期文学理论家刘勰所撰的一部系统论述文学创作和批评的专著,共五十篇,内容涵盖文体论、创作论、修辞论等多个方面。其中,“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出现在《体性》篇中,强调了“气”(即作家的气质、精神状态)对作品的影响,以及外在事物对人的情感触动。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在于:人的气质影响其作品风格,而外在事物又能引发人的情感变化。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刘勰对文学与自然、情感关系的深刻理解。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文心雕龙·体性》 |
| 作者 | 刘勰(南朝) |
| 句子 |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
| 含义 | “气”指作家的精神气质,影响其作品风格;“物”指外界事物,能引发人的情感变化。 |
| 理论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思想 |
| 文学意义 | 强调文学创作与作者气质、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
| 影响 | 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批评理论产生深远影响 |
三、结语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不仅是《文心雕龙》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观的一个缩影。它揭示了文学创作中主观情感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了解这一句话的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理论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