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什么意思】一、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众人多次呼唤下才缓缓出现,但始终抱着琵琶,用半边脸遮掩着自己,表现出一种羞涩、犹豫和含蓄的情感状态。
这句诗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外界关注时,内心有顾虑或害羞,不愿完全展露自己。它不仅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状态,也体现了诗歌中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画面感。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 原文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 字面意思 | 多次呼唤后才出来,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 |
| 含义 | 表现人物羞涩、犹豫、含蓄的心理状态 |
| 情感色彩 | 含蓄、委婉、略带伤感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写人物出场时的羞怯或不愿显露真面目 |
| 现代引申义 | 也可比喻人在面对关注或压力时的谨慎与回避态度 |
| 诗歌特色 | 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张力,体现白居易写人写景的细腻笔法 |
三、延伸理解:
这句诗之所以广为流传,不仅因为其语言优美,更因为它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从“千呼万唤”到“犹抱琵琶”,仿佛能看到一个女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既想回应又不敢直视,那种欲言又止、欲罢不能的情绪,正是文学中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此外,“犹抱琵琶半遮面”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常被用于影视、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角色的神秘感或内心的矛盾。
四、结语: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它让我们看到,在历史长河中,古人是如何用最简练的语言,传达最深刻的情感。这种艺术手法至今仍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