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夏侯惇是谁】夏侯惇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将领,也是曹操的得力战将之一。他以勇猛善战、忠诚可靠著称,在曹魏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以下是对夏侯惇的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夏侯惇简介
夏侯惇(157年-220年),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曹魏开国功臣之一。他是曹操的族弟,早年随曹操起兵,屡立战功,成为魏国的重要支柱。夏侯惇性格刚烈,作战勇敢,曾因战斗中失去左眼,故有“独眼将军”之称。
二、夏侯惇主要事迹
| 事件 | 简要描述 |
| 起兵助曹 | 早年与曹操一同起兵讨伐董卓,成为其早期部下。 |
| 长社之战 | 曹操被吕布击败后,夏侯惇率军救援,成功击退敌军。 |
| 战袁术 | 在与袁术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多次立功。 |
| 失左眼 | 在与吕布的战斗中被流箭射中左眼,伤势严重,但坚持作战。 |
| 守许都 | 曹操西征时,夏侯惇留守许都,负责后勤和防御。 |
| 建安二十五年去世 | 于公元220年去世,享年64岁,死后被追封为大司马。 |
三、夏侯惇的性格与评价
夏侯惇为人刚毅果断,忠心耿耿,对曹操极为忠诚。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即使受伤也不退缩,因此深受将士敬重。《三国志》中对其评价为:“惇性刚烈,有大节。”虽有缺点,如脾气暴躁,但在关键时刻始终站在曹操一方,是曹魏阵营中不可多得的良将。
四、总结
夏侯惇是三国时期一位极具代表性的武将,他的忠诚、勇敢和战功使他在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尽管他并非谋略型人物,但其在战场上的表现足以证明他的价值。无论是作为将领还是作为曹操的亲信,夏侯惇都是不可忽视的历史人物。
表:夏侯惇关键信息一览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夏侯惇 |
| 字 | 元让 |
| 出生年 | 157年 |
| 去世年 | 220年 |
| 籍贯 |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
| 所属势力 | 曹魏 |
| 主要战绩 | 长社之战、守许都等 |
| 特点 | 勇猛、忠诚、独眼将军 |
| 死后追封 | 大司马 |
以上内容基于正史记载及常见史料整理,力求客观、准确地呈现夏侯惇的历史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