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简介】王昌龄(约698年-756年),字少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为“盛唐三杰”。他以边塞诗和闺怨诗著称,风格雄浑豪放,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王昌龄的诗歌在唐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昌龄简介总结
王昌龄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出生于山西太原,一生仕途坎坷,曾任汜水尉、校书郎等职,晚年因政治风波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尤以边塞诗最为突出,作品多描写边疆风光、将士生活及思乡之情。其诗风刚健有力,情感深沉,被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简介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王昌龄 |
| 字 | 少伯 |
| 生卒年 | 约698年-756年 |
| 籍贯 | 山西太原 |
| 所处时代 | 唐代(盛唐时期) |
| 职业 | 诗人、官员 |
| 主要成就 | 边塞诗、闺怨诗,被誉为“七绝圣手” |
| 代表作品 | 《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
| 诗歌风格 | 雄浑豪放、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
| 官职 | 汜水尉、校书郎、龙标尉 |
| 晚年遭遇 | 因政治原因被贬龙标,最终去世 |
| 后世评价 |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影响深远 |
王昌龄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也反映了个人的志向与情感。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