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是指哪几年】“十二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简称,是中国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涉及经济结构转型、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十二五”期间的基本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相关
一、总体概述
“十二五”规划的时间范围是从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五年时间。该规划由国务院制定并组织实施,旨在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这一时期,中国面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多重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
二、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
1. 经济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GDP年均增长目标为7%左右。
2. 经济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 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民生改善:推进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5. 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推动自主创新,增强国家竞争力。
三、时间范围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 |
| 规划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
| 实施时间 | 2011年1月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 主要目标 | 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节能环保、民生改善、科技创新 |
| 重点领域 | 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
| 成果亮点 | GDP稳步增长,科技进步显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进展 |
四、总结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不仅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还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执行,中国在这一时期奠定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后续“十三五”乃至“十四五”规划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了解“十二五”期间的背景和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近年来的发展脉络和政策走向。


